张卓毅家长:孙继海青训确是免费;解约除了伤病还有教练训斥
发布时间:2025.10.09
10月9日那天,《新京报》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,激起了层层涟漪,它报道了孙继海旗下“嗨球少年”与青训球员张卓毅一家之间那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,还采访到了张卓毅那满心焦虑的家长。
据那充满故事性的报道,张卓毅家在西安,小学一年级时,就像一颗被埋没的星星,因兴趣加入了学校足球社团,从此,他的天赋如破土而出的春笋,被一点点发掘。
几年时光,如白驹过隙,张卓毅被各级教练如发现珍宝般推荐,从学校社团一路高歌猛进,升至基层青训机构西安龙启足球俱乐部。俱乐部教练毛加喜对张卓毅天赋的评价,就像一句神奇的咒语:“这孩子‘天生就是踢球的’。”
2024年,命运仿佛为张卓毅打开了两扇充满诱惑的大门,一家中超豪门俱乐部的青训足校和嗨球同期向他发来试训邀请。张卓毅的父亲张晶,最后像一位谨慎的领航员,代张卓毅选择了嗨球。张晶对新京报记者满含深情地表示,免费之外,当时主要是对孙继海充满了信任,就像孩子对父亲的信任一样。
作为国足名宿,孙继海的球员生涯就像一座璀璨的灯塔,几乎是国足球员的天花板。嗨球“培养下一个孙继海”的口号,就像一阵春风,深深吹进了张晶的心田。据孙继海公开透露,嗨球训练营的海选淘汰率就像一场残酷的战争,相当高:与张卓毅同期的两个梯队是在全国进行选拔,入选率只有那可怜的1%。
张卓毅就是那幸运的1%。入选后,张卓毅与父母一起像勇敢的迁徙者,从西安来到嗨球所在的大连。张卓毅父母满含真诚地告诉新京报记者,张卓毅从嗨球接受的确实是免费培养,就像一份意外的礼物。
在嗨球,张卓毅一直是同年龄段中的明星,嗨球官方社交账号至今仍能搜到关于张卓毅的宣传和采访,就像他的荣耀勋章。他曾在镜头前自信满满地表示,“要用能力范围内的实际行动向教练证明自己。”
张卓毅在嗨球的高光时刻,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,出现在2024年底。彼时,传奇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中国行,有一站正是嗨球的训练基地,仿佛命运特意安排的一场邂逅。
据媒体报道,孙继海曾像一位骄傲的家长,向贝克汉姆夸赞张卓毅的天赋。张卓毅也代表小球员们,用英语向贝克汉姆大大方方地做了自我介绍,“My name is ZhangZhuoyi,I play winger(我叫张卓毅,在场上司职边锋)。”
与嗨球解约,是张卓毅与父母共同作出的艰难决定,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出路。
张晶告诉记者,解约的导火索是那如暴风雨般的训练问题。张卓毅向新京报记者透露,2025年春节前后,因为训练风格问题,张卓毅忍受不了教练那如利刃般的训斥。某次在场上犯错后,教练跟张卓毅说,“如果不是你某位队友受伤,你一分钟的出场机会都捞不到。”
赛后,张卓毅像一只受伤的小兽,跟父母表达了“不想继续在嗨球踢球”的想法。母亲周亚男满心忧虑地告诉新京报记者,同期,张卓毅也遭遇伤病问题,查出骨裂、胫骨结节炎、髌腱炎等伤病,“怕孩子再这么练就废了,就像一朵还没绽放就可能枯萎的花。”
此后,家长像坚定的守护者,决定与嗨球解约。
在张晶眼中,教练对张卓毅的训斥过多,有时候还掺杂着辱骂,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,让人无法接受,并且认为张卓毅遭遇的上述伤病,是因为嗨球“几乎每天4小时的过量训练”,就像一台不知疲倦却可能压垮孩子的机器。
来自山东的青训工作者张强(化名)表示,张卓毅与教练的矛盾在国内青训营并不少见,就像一片乌云,笼罩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天空。中国青训教练当中,对球员严苛要求是普遍现象,“很难说张卓毅是否被单独针对了,但教练员辱骂青训球员的情况确实存在,就像一颗毒瘤。”
关于每天4小时的训练量,有青训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透露,这个训练量只能说强度很高,但说不好是否超标,就像走在一条没有明确标志的路上。“本身训练强度的评价标准就很复杂。同样是训练项目,踢对抗比赛、力量训练、体能训练、拉伸恢复的强度也不尽相同,就像不同颜色的颜料,难以调和出准确的标准。”
2025年初开始,张卓毅父母像两位勇敢的战士,开始与嗨球商议解约,并要求嗨球方开具自由身证明。据张晶透露,双方关于解约的谈判进行过4次,就像四场激烈的战斗。谈判期间,嗨球方孙姓高管一直像顽固的守卫,坚持继续履行合同,但因为张晶和周亚男态度坚决,最终对方提出18万元解约金的要求,计算方式是“每天500元的成本”,就像一个冰冷的数字,压在家长心头。
张晶告诉新京报记者,他们的心理价位是5万元左右,就像心中一个温暖的期待。与嗨球谈解约期间,他曾向两位与嗨球解约的球员家长了解情况,得知解约费都在5万元上下。“如果说我们的孩子作为主力,解约费要高一点我也接受,但18万的价格还是太高了,就像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。”
据张晶透露,嗨球方当初签的合同里并没有“每天500元成本”的明细,且合同签完后,也一直没给到家长手里,就像一个隐藏的陷阱。嗨球CEO奉余莽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双方的合同上有违约金数额,且“比18万更高”,就像一个更深的黑洞。
周亚男向新京报记者提供一份双方商谈解约时的录音。录音中,嗨球某高管透露“18万解约金已是最低标准”,因为张卓毅一直被当作主力培养,日常训练成本高昂,“光这一年在国内外拉练的交通、住宿费就有几万块钱,他的解约对嗨球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,就像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。”
双方曾激烈讨论过球员自由身问题。录音中周亚男表示,孩子的伤病情况已不支持再走职业足球路线,嗨球高管问,那你要自由身干什么?“孩子如果因为伤病问题直接退役,我可以不收你一分钱。”随后周亚男追问:“是否给18万就能开自由身证明”,嗨球高管回复:“是的”,就像一个冰冷的交易。
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嗨球管理层采访,对方均表示“无法回答任何相关问题”,就像一扇紧闭的大门。
对于网友质疑张家要求拿回自由身证明的动机,张晶对新京报记者解释,“首先,肯定是没有其他俱乐部参与其中,就像一场纯粹的战斗;其次,解约和自由身应该是绑定的,如果通过支付合理违约金的方式解约,自由身证明是我们应该拿到的,就像我们应得的战利品。”